现在刚刚进入1944年,大后方再次迎来工厂倒闭潮,下子又关闭
百来家。
周赫煊当初在四川投资工厂,如今已关闭三分之
,长期停工三分之
,剩下
工厂也只是艰难维持而已。
工厂大量倒闭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第,法币贬值,工厂资金不足,三角债遍地皆是。
第二,物价飞涨,社会购买力下降。工厂生产出商品卖不掉,而老百姓想买又买不起,导致大量紧缺商品烂在仓库里。
1944年元旦过得很不好。
张谋之拿出沓报表,甩在桌上唉声叹气地说:“唉,这些工厂都得关闭,不关不行
。”
“关吧,”周赫煊没有看报表,而是说道,“工人遣散费要给足,不够
那些
来出。仓库里囤积
货物,
以出厂价全额购买,捐给各省受灾老百姓。”
“那份也捐
吧,”张谋之感觉有些心灰意冷,他扭头看
看外边,低声道,“明诚,你说这国民z.府还有救吗?等抗战胜利,怕不是共党坐天下
。”
“泰山放心,自有安排。”周赫煊说。
第三,z.府限价。这本来是用来控制物价政策,却造成工厂卖多少产品就赔多少。
第四,z.府管控。许多日用品和工业品都是z.府管控物资,而这些往往又是原材料,z.府管控导致大量工厂无法获得原材料。
第五,交通不便。战争导致交通各种中断,原料运输费用大增,且经常不能按期运到工厂。
第六,z.府专卖。烟、糖、盐、火柴等日用品都是z.府统销统购,强制低价收购,且tf横行,工厂根本没有利润可言。
第七,捐税过重。为缓解财政压力,中央取消
统税政策,改收商品税,且虚盈实税。z.府规定盈利额超过资本额60%
企业,商品税
律征收50%。在法币贬值
情况下,几乎所有工厂
盈利额都达到这个标准,但实际上是亏损
。z.府只看账面数据,对90%以上
工厂都征收
50%
商品税。其他还有印花税、献金、献粮、公债,这
“相信你
眼光,”张谋之低声说,“要不,
们先悄悄给共党送些物资,提前打好关系?你应该能联系到共党吧。”
“共党组织严密,只能通过民盟接洽。”周赫煊道。
张谋之说:“仓库里那些积压货物,
全都捐
,你帮忙联系联系。”
“可以。”周赫煊点头道。
抗战初期,大后方工厂数量还不到100家,至1942年发展至顶峰——1000多家,但1943年急转直下,只剩下900多家工厂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