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重庆,他紧张到当着美国人面,对汇报军情人员发脾气
程度。
史迪威在日记中是如此记述:“在宜昌事件(即日军进攻石牌)中
片惊慌,他极为紧张,甚至将茶壶和花瓶摔到来访者身上。”
而让史迪威最无语且愤怒是,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这
重大
事情,常凯申没有跟任何军政部要员商量。史迪威找军政部长何应钦开会讨论作战计划,何应钦表示
无所知,气得史迪威在日记中写道:“显然,如果何(应钦)不知道,军政部里是没人知道
。那
,花生米同谁协商呢?同厨师,也许,或者是他
伙伴,上帝!这高于
切,这个自大
小东西(指老蒋)将决定几个国家
命运……这个伟大
独裁者,他让他
部队忍饥挨饿,是世界上最大
傻瓜……他以为他是主
化身,实际上他是个顽固
小蠢驴。”
常凯申是很难被人说服,他在没有任何证据时轻易下结论,且不可更改。他在面对好消息和坏消息
同时,必然坚信好消息,即便所有线索都证明坏消息才是真实
,他依旧相信好消息。
对于这点,史迪威同样深有感触。
在远征军作战问题上,常凯申很多做法让史迪威匪夷所思,他只能请求宋霭龄和宋美龄去帮忙劝说:“花生米越来越不像是个独裁者,倒更像是个政治上
骑墙派。他除
树立个人声誉之外,没有什
权力,他
家人更
解这
点……花生米要比
所想
更加反复无常和怪诞。梅(宋美龄)总是说,他很难把握,他得出结论时不太考虑证据……她们(负责劝说
宋氏姐妹)已近乎精神崩溃,不能入睡。梅(宋美龄)说昨天夜里她祈求
他。梅对
说,她做
切努力,就差杀
他。埃拉(宋霭龄)说,他在烦
时候就装出
副高贵
样子。”
所以周赫煊任何建议,在老蒋那里都是无效
。
连宋美龄和宋霭龄都无法说服,更何况周赫煊。别看在小事上,老蒋处处顺着宋美龄,遇到大事他半点都不会让步。
史迪威第N次离开重庆之前,特地来周公馆
趟。他在周赫煊面前大吐苦水,抱怨
通道,“周,
已经快被你们
领袖逼疯
。他
所有军事命令,都不跟中国军政部商量,而是在自己
办公室里讨论。上帝啊,难道他
办公室助理们,会比军政部
将军、参谋更
解战争?真是荒唐透顶,美国和英国
命运,居然就可能掌握在这个傻瓜手里!”
周赫煊笑呵呵说:“那不是他办公室,而是侍从室,
们
蒋先生很复古
。在中国古代,如果皇帝不信任自己
将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