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马相互识别,随后在义庄周围扎营,休息到子夜时分开拔。将近千人队伍,在向导引领下,牵骡拽马,带上许多辎重,借着月色,浩浩荡荡地开赴瓶山。为封锁消息,凡是沿途遇上人,不问夷汉,尽数捉,充做脚夫随军而行。第二天天刚蒙蒙亮,工兵掘子营就到瓶山山口处地门。
群盗并没有在山口处挖掘墓门,还是想来点省事,直接从山巅断崖上切入古墓地宫。山道曲折陡峭,马匹到半山腰处就巳经上不去,只好将需要物资都由脚夫挑,长长队伍沿着青石古道婉蜒上山,从头里回首望去,犹如条黄龙攀着古瓶向上蠕动。
当天上午瓶山云雾极浓,抬头看高处,恰似在云雾里,等到高处,云雾又在脚下。掘子营工兵也都知道这是上山盗墓,要是打仗难免人人退缩,可做倒斗事,等于是去土堆里刨狗头金,何等美差。最近几个月没发饷,此时见终于有座古墓可挖,个个都摩拳擦掌,抖擞精神,争先恐后地跟着长官上山,山路虽然艰险,却也毫无怨言。
其实工兵营这几百号人,在倒斗之事上,主要充当苦力角色,真正起作用还都是陈瞎子那批手下。这百十名盗众,每人都背个大竹篓,里面装着卸岭群盗独门秘器——蜈蚣挂山梯。这东西是种按节组合竹梯,卸岭群盗倒斗之时,凡是上山下涧,遇着艰难险阻,都离不得这件器械。
蜈蚣挂山梯拆开来,便是节节小臂粗细竹筒,材料都是最有韧性毛竹,在油锅里泡过数十遍,曲成满弓之形也不会折断。每节竹筒两端,都有正反两面套扣,筒身又有两个竹身粗细圆孔,使用之时当中根纵向连接,便是条长长竹竿,两侧再打横插入供人蹬踩竹筒,顶上装有挂山百子爪,远远看,活像条竹节蜈蚣。
逢着绝壁危崖无法攀登,人轮番使用两架蜈蚣挂山梯,钩在松石缝隙里,就可以迅速爬上绝险峭壁。而且名为“挂山”,也井非只能用以攀山,“山”和“斗”都是古墓代称,山就是指山陵,由于盗洞或是被炸药破坏盗洞狭窄,盗墓者很难携带大型器械进入,可以分拆组装蜈蚣挂山梯,分由众人携带在身上,就可以进出自如,不为地形所限。有些古墓是铁绳悬棺,为防止地宫渗水,棺椁都被铁环在墓室中高高吊起,有竹梯为辅,就在倒斗过程中省却许多力气。这种蜈蚣挂山梯原型,是从汉代赤眉军攻城使用工具中演化而成,经数十代人千锤百炼反复修改完善,始成今日这般式样。
陈瞎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