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画匠,将画入其中!”冷不丁想起当年去獾子城憋宝,在胡三太爷府中见过壁上画
山景,正是眼前
九座险峰!
常言道“山高必有怪,岭峻却生精”,窦占龙心念动,立刻从树上下来,低着头在林子里搜寻,只见草丛里直棱棱探出许多娇艳欲滴
棒槌花,又叫“红榔头”,通红通红
颜色,形状如同
簇簇珍珠,山风
吹,悠悠荡荡。他在关外做
年买卖,见过老客手上顶花带叶
棒槌,但是从没自己挖过,只知道这东西十分娇贵,稍稍碰坏
根须,价钱也会大打折扣,也常听人叨念,棒槌欺生,遇上不会抬参
,它就自己长腿儿钻地底下逃
,所以不敢轻举妄动,便在沿途留下记号,回去跟海大刀他们说
。那仨人也是半信半疑,倘若像窦占龙所言,那个地方可
不得。
次日早,窦占龙在头前带路,引着三个山匪来至山裂尽头
红松林子。海大刀搭眼
看就明白
,关东山有种花鼠子,惯于埋参籽过冬,但是这东西忘性大,埋十个到冬天顶多吃俩,其余
就忘
,年深岁久
长
窝子,关东话讲叫“人参池子”,又叫“棒槌窖”,这可是撞大运
!
海大刀刨半辈子棒槌,经验最为丰富,抬棒槌得由他动手,当场将手中索拨棍子往地上
插,掏出拴着老钱
红缨绳套在棒槌上,再加着小心,用桃木剑扒开杂草,拿鹿角签子
点
点地抬,以免碰破参皮、扯断根须,
边抬着
边念念有词,口中叽里咕噜
,也不知说
是什
。老索伦和小钉子两个边棍儿在
旁相助,窦占龙也帮着给他们递水、轰小咬。这片赤松林中
棒槌池子可
不得,见不着山花子、
巴掌、二甲子、三花子之类
小参,最次也是五六两
个
“楼子货”,全是宝参转胎。三个山匪抬
半天,已刨出五六十斤大棒槌。装棒槌得用树皮,他们剥下
张张桦树皮,用石块刮下背面
青苔毛子,粘上土坷垃,小心翼翼糊到棒槌上,再拿桦树皮子包裹严实,这叫“打参包子”,为
是让棒槌不蔫不干不掉分量。窦占龙抬棒槌插不上手,在林子里到处溜达,望见那道瑞气仍在,想起自己夜入獾子城胡三太爷府,曾经见过
幅壁画,画中西南侧
山峰下边坐着个穿红带绿
小孩,顶着个骷髅头,还不知让谁画
个红圈。如今想来,那该不是
个成
精
棒槌?他心中不免左思右想,此时三个山匪也挖累
,坐下来歇着。窦占龙问海大刀:“大把头,
看此地仍有不少棒槌,咱还接着挖吗?”海大刀挠着头想
想:“
看这
次刨
棒槌也不少
,可不敢人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