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他被委派个极为重要职务——宣大总督。
伟大军事家、政治家、哲学家王守仁曾在他著作中说过这样句话:
“大明虽大,最为紧要之地只有四处,若此四地失守,大明必亡。”
“所以殷正茂不去,谁去?”
事实确实如此,殷正茂去后,仅仅几个月就平息叛乱,班师凯旋,当然,军饷他也没少拿,如果不贪,那就不是殷正茂。
但高拱还是赚,说到底,这是个成本核算问题。
在高拱正确指导下,潘季驯和殷正茂成为名噪时风云人物,但和第三个人比起来,前面这二位就只能算是小儿科。因为这位最后出场压轴主角解决个问题,个连朱元璋都没能解决问题。
这个人名字叫王崇古,时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。
心,表示定要用,每天朝廷里都吵得天翻地覆,最后还是高学士水平高,只用句话,就让所有人都闭上嘴:
“谁再反对殷正茂去两广,就派谁去!”
这就不好玩,殷正茂即刻光荣上任。
但他亲信,给事中陆树德站出来,劝告高拱,人你可以派去,但军饷你要看紧,最好在户部找个人随从前去,搞好财务审核制度,要内防家贼。
然而高拱说:
其实之前他曾经露过面,在浙江时,他作为俞大猷副将出击倭寇,获得大胜。这之后他官运亨通,直升到现在位置。
在当时朝廷中,有三个人是言官们不怎敢惹:杨博、谭纶以及这个王崇古。
所谓不敢惹,绝不是因为官衔问题,越大官骂得越起劲,此三人之所以能幸免,是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特殊身份——军事文官。
在明代武将出身人是很受歧视,经常被人看作大老粗,比如戚继光、俞大猷等人也不能幸免,而进士出身改行当武将,就不同,这类人既有文化,又会打仗,且由于长期在边界砍人,性情比较彪悍,不守游戏规则,你要是敢骂他,他没准就敢拿刀砍你,看谁吃亏。
而这位王崇古除喜欢领兵打仗外,还有后台,作为嘉靖二十年新科进士,他和高拱同学关系很好。
“不用派人,所有军饷直接拨给殷正茂就是。”
陆树德急:
“殷正茂必定贪污军饷!”
“知道。”高拱却笑笑,“那又如何?”
“拨百万两军饷给殷正茂,他至少贪污半,但以他才能,足以平定叛乱,如果派个清廉人去,或许他两也不贪,但是办不成事,朝廷就要多加军饷,这拖下去,几百万两也解决不问题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