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李如松不知道是,几乎与此同时,那个曾
李日公大喜,看过封面后,准备从李如松
手中接过此书,继续看内容,然而李如松面上保持着微笑,手却紧握此书,缓缓地收
回来。
这是个很明确
表示——这本书不能给你看。
李日公没有勉强,却牢牢地记住此书
名字,后来命人到中国大量购买,《纪效新书》就此传入朝鲜以及日本。
虽然李如松拿出硬通货,但李日公仍有所怀疑,他接着询问李如松,难道他打胜仗就只凭这
本书不成?
李如松收敛笑容,他庄重地告诉这位国王,此书是名将戚继光所写,书中总结
其当年与倭寇作战十余年之经验,专克日军,虽看似不起眼,却极难领会,要妥善运用,未经长期实践,断不可为。
出辞职,虽然李成梁百般挽留,他却依然离开
这里,或许在他看来,自己
使命已经完成。
二十多年后朝鲜平壤。
被追得只剩半条命朝鲜国王李日公终于回到
他
王宫,而在此之前不久,这里还曾是侵朝日军将领小西行长和加藤清正
指挥部,但现在,他将在这里召开盛大
宴会,欢迎那个赶走日军,将他接回王宫
人。
蓟辽提督李如松如约前来,作为援朝军指挥官,他率军自入朝以来,连战连捷,多次击败日军小西行长部,歼灭上万敌军,接连收复平壤、开城、平安、江源等地,以
己之力挽救
朝鲜战场危局。
李日公十分崇敬李如松,对他用兵之法也佩服得五体投地,毕竟要没有这位仁兄,估计他还不知在哪个山沟里蹲着,但在他
心中,也有着
个悬而未决
疑问,于是借此机会,他请教
李如松:
而自己能熟悉其中兵法,却非此书所赐,因为该书尚未出版之前,他就早已通晓其中
奥妙。
于是李日公好奇地问出最后
个问题:此书未成之时,你又怎能熟知书中兵法呢?
“很久以前,老师曾教授于
。”
李如松向着南方昂起头,他知道,在四十多年前,作为自己
先辈,他
老师曾在那里与戚继光
同战斗,驱除倭寇,保家卫国。
此时是万历二十年(1593)正月。
“贵军如此善战,那为何之前祖承训将军会失败呢?”
李日公所说祖承训,是先期入朝
明军将领,但他作战不利,没多久就全线败退回国,与后来
李如松形成
强烈反差。
李如松笑笑,吩咐手下拿出
本书,展示在李日公面前:
“制倭之策,皆在此书之中也。”
这本书名字叫做《纪效新书》,作者戚继光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