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厉害还在后面,国王死后,他召集
批海盗,自立为王,就这样,这位陈祖义成为
渤林邦国
国王。
以上就是陈祖义先生奋斗成功史,估计也算不上为国争光吧。
陈祖义有兵(海盗),便经常在马六甲海峡附近干起老本行——抢劫,这也很正常,他手下
都是海盗,海盗不去打劫还能干啥,周围
国家深受其害,但由于这些国家都很弱小,也奈何不得陈祖义。
就这样,陈祖义胆子和胃口都越来越大,逐渐演变到专门打劫大船,商船,猖獗
很多年,直到他遇到
郑和。
郑和船队浩浩荡荡地开过三佛齐时,刚好撞到陈祖义,郑和对此人也早有耳闻,便做好
战斗准备,而陈祖
这样完成,船队浩浩荡荡地向着中国返航,然而上天似乎并不愿意郑和就这样风平浪静地回到祖国,它已经为这些急于回家
人们准备好
最后
道难关,而对于郑和和他
船队来说,这是
场真正
考验,
场生死攸关
考验。
自古以来,交通要道都绝不是什安全
地方,因为很多原本靠天吃饭
人会发现其实靠路吃饭更有效,于是陆路上有
路霸,海上有
海盗,但无论陆路海路,他们
开场白和口号都是
样
——要想从此过,留下买路财。
按说郑和舰队似乎不应该受到这些骚扰,但这决不是因为强盗们为这支舰队
和平使命而感动,而是军事实力
威慑作用。
即使是再凶悍强盗,也要考虑抢劫
成本,像郑和这样带着几万士兵拿着火枪招摇过市,航空母舰上架大炮
主,实在是不好对付
。
北欧海盗再猖獗,也不敢去抢西班牙
无敌舰队,干抢劫之前要先掂掂自己
斤两,这
原则早已被古今中外
诸多精明强盗们都牢记在心。
但这个世界上,有精明强盗就必然有拙劣
强盗,
时头脑发热、误判形势,带支手枪就敢抢坦克
人也不是没有,下面
们要介绍
就是这样
位头脑发热
仁兄。
此人名叫陈祖义,他正准备开始自己人生中最大次抢劫。
当然,也是最后次。
陈祖义,广东潮州人,洪武年间因为犯罪逃往海外,当年没有国际刑警组织,也没有引渡条例,所以也就没人再去管他,后来,他逃到三佛齐(今属印度尼西亚)
渤林邦国,在国王麻那者巫里手下当上
大将。
真是厉害,这位陈祖义不过是个逃犯,原先也没发现他担任过什职务,最多是个村长,到
这个渤林邦国(不好意思,
实在不知道是现在
哪个地方),居然成
重臣,中国真是多人才啊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