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霂坚决不承认,但那言官却言之凿凿,说太子身边侍卫自然包庇太子,可那日北郊之上情景,京中早已流言四起。
那言官并无实证,却敢弹劾太子,而干人等也拿他无可奈何。
本朝建制,所谓言官,指是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,御史包括在京和巡按各府道十三道监察御史,专门监察朝廷内外所有*员,六科给事中则监察六部,他们品级大多极低,但有个统特权,就是可以“风闻奏事”,意为道听途说之事,就可以上奏,而不需负责任,且什都可以奏,不是自己本科、本府道事,甚至是皇帝宫闱,都可以管闲事。
大多*员,包括皇帝,都烦透这群穷嚼蛆言官,却又不能违反祖制,况且,言官是把利剑,人人都有用得着时候。
昭武帝怒之下,将惠妃和太子同时下狱,说要连同行刺案起彻查。
皇上根本什也听不进去,他与几位大学士同时谏诤,才换来几日缓期,要大理寺能够继续调查此案。
燕思空又问起查案,颜子廉更是无奈,说那人咬定是惠妃指使,恐怕是文贵妃买来死士。而且,谢忠仁还要求都察院介入调查,颜子廉不敢怠慢,要求刑部也介入,如此简单案子,却要三法司会审,简直匪夷所思,盖因都察院和刑部分别是谢忠仁和颜子廉党羽,而大理寺公正,谢忠仁在天平之上加砝码,颜子廉哪能不跟上。
燕思空皱眉道:“这阉贼让都察院介入,形迹可疑,莫非此事他也有参与,怕们私下篡供?”
“也有此怀疑,廷尉大人秉公执法,要说服他篡供,谈何容易啊,就算真能说服他,如今谢忠仁令都察院介入,便也不可能。”
“篡供不行,那若杀刺客呢?来个死无对证。”
此事闹至这个地步,大家纷纷猜测皇上要废太子,也有不少矛头指向二皇子,认为此事他难脱干系,朝中时人心惶惶。
燕思空听到惠妃和太子被下狱消息,腿软得
颜子廉点点头:“这是下下之策,若没有更好办法,也只能如此,先看看三法司会审,能否让刺客改口吧。”
燕思空回府之后,彻夜难眠,他心里充满忐忑与不安,总觉得此事不能善终。
第二天,燕思空预感就应验。
谢忠仁派言官——礼科给事中当庭上奏,说年前太子霂往北郊祭陵、为皇太后祈福时,竟传呼直入,北面拈香,行天子之礼,尚未继位便如此无父无君,简直大逆不道。
这奏折激起满朝风浪,昭武帝气得胡子直斗,当庭传唤太子,与那言官对峙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