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县两百弩手也是临时征发国野民众,但服役早已超期,若是换个人统领,恐怕早就满军营都在哀叹“君子于役,不知其期;君子于役,苟无饥渴”,说不定还会成群结队叛逃回国。
当年齐桓公征发兵卒戍守徐国,防备楚国时,就摊上这样事情,齐人见到农忙之时战事还未结束,都撂挑子不干,自己跑路回家。
但无恤经过棘津战,已经在温卒心中树立至高权威。加上他以简牍吩咐温县赵广德,给予这
,所有成年男子都须接受军事训练,三季务农,季讲武,每隔三年进行次大蒐礼。遇到战事,要随时听从调发,充任徒卒,服役期根据战事长短而定。野人氓隶般没有当兵资格,只能随军服杂役。”
“平王东迁后,诸侯争霸,井田逐渐崩坏,每逢大战,都是数百乘、千乘兵力,只靠士和国人完全不够。所以晋惠公作州兵,扩大兵役和军赋来源,允许野人从军,其他各国也无不如此。于是渐渐变为国野消弭,兵农合县邑征兵制。般是临时征发,打完仗就归家,旦超过三个月期限,兵卒心念农事,就会士气大跌。”
最后,张孟谈说道:“但子泰这种募兵制,在异国以钱财招募兵卒入伍,却是闻所未闻啊,倒是种可行之法。”
赵无恤闻言后却苦笑不已,这不是被逼无奈,不然他又何必临时“发明”募兵制度。
乐溷这只铁公鸡,要是赵无恤直接说要征召乐氏国人,或者将他们转化为自己私属隶兵,他肯定是不干。所以只能先行募兵之法,方面可以用钱帛诱惑,增加入伍积极性,另方面也可以忽悠过乐溷,等这些兵卒进无恤口袋,再慢慢消化。
这时代普遍存在征发制度,张孟谈已经详细说过,但募兵制却是中国头遭。
募兵是用金钱或其它物质条件招募军队,是“赁市佣而战”雇佣兵。募兵与主君关系是钱帛与盟誓关系,有钱粮则战,无钱粮则散。
赵无恤听说过种说法,凡是兵农合,征兵制度完备时代,如秦、西汉、唐初,那就是国力强劲战无不胜。可若是田制崩坏,只能靠募兵来补充时代,如东汉、唐末、北宋,就会战斗力羸弱。
这总结还是有些道理,征兵、募兵,其实都有各自优点和缺点。
赵无恤事后想,惊讶地发现他在成乡实行,其实已经是征兵制和募兵制结合:农闲时征召各户国人野人作为徒卒服役,但其中轻骑士、甲士、弓手等兵种,却是给予补贴和钱帛粟米职业募兵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