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族,是与国君有着亲密血缘关系亲属称谓。同时,建立在“亲亲”基础上权力分配模式“尊尊”,又赋予公族较强政治地位,进而成为个特权贵族阶层。
赵无恤掰着手指说道:“宋国公族,以戴族和桓族最强(宋戴公和宋桓公后代),戴族主要有华氏、皇氏、乐氏、灵氏等支系,桓族主要有向氏等支系。”
受“世卿世禄”制影响,公族
在名为“忘归”酒肆阁楼上,两名弱冠少年相对虚席而坐。
他们凑得很近,般而言,来这里,无非是想要享受声色犬马之乐卿大夫子弟,聊也尽是风月之事,可若是有人旁听到俩人对话,恐怕会大吃惊。
俩人在讨论,竟然是宋国时局,乃至于天下大势!
赵无恤对宋国情况已经极为熟悉,他说道:“宋国从微子启受封到现在已经有五百年,经历二十多位国君。宋是当今唯公爵国,地位超然,凡是大盟会或征伐,除霸国、强国外,宋国般都列在其它诸侯之前。”
宋实力也不弱,有兵车千乘,徒卒三军。经过长期战争,灭掉周围宿、偪阳、萧、戴及彭城五国,附庸滕、薛,成为中夏仅次于齐、晋、秦邦国,为淮泗诸侯之首。所以赵无恤投奔宋国,也不算委屈自己身份。
“当今在位宋公栾(宋景公,字头曼)对这个被逐赵氏子也十分友善。究其原因,却是他刚继位之初,宋国大旱三年,太卜说:必须以活人祭祀鬼神,云中君才能降下骤雨。当时宋公下堂顿首道:之所以求雨,是为让人活命,现如今却要反过来为雨杀人,不可!如果鬼神定要活人献祭,那就请降罪于罢!”
张孟谈笑道:“倒是位仁君,和子泰止殉令不谋而合。”
无恤道:“正是如此,宋公说与他样同为仁者,所以拒绝宋国执政提出将拘押以报复晋国建议。他还同意在宋国随意居住、进出。舅兄子明倒是怂恿说,跟宋公请封于个千室之邑,做宋国大夫,有他在旁说项,必然能得到允许。但思前想后,觉得此事不妥,为长久之计,不能留在宋国。”
赵无恤不愿意为个千室之邑而留居宋国原因很简单,他若是没什志向,只想做个安逸小领主。那凭借后世知识和技艺,在宋国当个闲散大夫,也能富贵生。
但他和当年流亡晋重耳样,是带着熊熊野心,在脱离晋国这个樊笼后,他迫不及待想要展翅而飞。但宋国公族太强,国君仁义而安稳,国人忠于公室,没有他施展舞台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