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自己有所启发。
除此之外,由于自身长年教拳,会不自觉地较为留意书中多处李小龙与他人交手切磋情节。因为那些桥段既可以作为授课之余谈资与学生们分享,也可以从中窥见李小龙不同时期拳术体系乃至格斗理念变化,李小龙个性也从中展露无遗。为能将个中人物情绪以及具体过招细节通过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,会在初译之后,分别进入不同角色,自套招,以求更准确地分析出当时情形,之后再将情节挪至线下课堂,进行情景再现,与学生们就细微处同推演。
比如李小龙在西雅图基督教青年会与仲地世交手。李小龙面对仲地世,先摆出传统咏春拳桩架,即右脚置前,右手伸出,指向仲地世鼻子,左手掌靠近右手肘关节处。这是典型传统咏春拳对敌姿势,此时李小龙仍是中国传统拳术坚定追随者,他对日本空手道不屑顾,也正因此才引发这次交手。仲地世则摆出经典空手道姿势,两脚前后开立,半蹲,只手伸出,掌心朝外,对准李小龙,另只手握拳置于腰间。当仲地世朝着李小龙裆部踢出脚时,李小龙以右手前臂格挡开来腿同时,左拳打到对手脸上,然后连串连环冲捶追上去,每拳都砸到仲地世脸上。李小龙反击是咏春拳中典型连消带打,之后连环冲捶也是他与人格斗时最常用技术。该技术在李小龙整个拳术体系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,他与黄泽民比武时也使用这技术。最后,当仲地世后背打到墙上时,顺势抓住李小龙手臂,试图把他拽到墙上,李小龙迅速坐腰转马,肘部沉,双拳同时打出——右拳打到仲地世脸上,左拳打在他胸口上。双拳配合坐腰转马所产生冲撞力,把仲地世打得双脚离地,摔出去两米远。这段交手详细过程引自杰西·格洛弗著作,他当时在现场。多年前,截拳道老师汤米·克鲁瑟斯(TommyCarruthers)来北京时,曾私下跟提到过这种“双拳”(Doublefist)打法,他是杰西·格洛弗弟子。当时并没有弄清楚“双拳”具体用途,直到现在翻译到这里时,才明白它由来,因此特别兴奋。在训练课上,也跟学生们反复尝试很多次。此外,在正式交手前有处小细节,也能够看到李小龙经常与人交手切磋所养成谨慎态度:李小龙穿着鞋试试木地板,最后决定把鞋脱掉。
以上是李小龙早期比武时所透露出信息。1971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