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佳人选。于是,他亲自到弥敦道218号去征求李海泉意见。令他意外是,他被拒绝。因为在部大电影中饰演主角,需要占用大量时间,以前演戏是利用课余时间,现在则需要变成全天候出演。李海泉并不想让儿子像他样,以后走演艺这条路。他希望自己孩子能够接受良好教育,有份中产阶级职业,比如医生、律师或银行职员之类。冯导演对小振藩表演才能赞不绝口,认为他以后是注定要吃这行饭。当这些都未能奏效后,他提出可以让李海泉在电影中出演另个主要角色——个吝啬、富有,但骨子里又温柔善良大老板,这样李海泉可以在拍摄期间照看他儿子。“最后,爸爸答应,他这个决定改变小龙以后人生。”李振辉说。[101]
20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电影界充满政治色彩,在意识形态上有左派和右派之分。[102]《细路祥》是明显左派电影,李振藩在该片中饰演跟何大叔住在起孤儿阿祥,何大叔是名老师,收入很低,没有钱来供阿祥读书。李海泉饰演布厂大老板洪百好,洪老板聘请何大叔为私人秘书,并安排阿祥进家私立学院读书。由于是新生,阿祥刚入校就被人欺负,与人打架,接着很快被开除。随后,阿祥与群靠偷盗等犯罪手段为生混混走到起。“们必须靠偷窃才能生存下去。”领头儿飞刀李说。
在次抢劫洪老板工厂行动失败之后,飞刀李义无反顾地承担所有责任,让他同伙逃跑,并劝他们改邪归正:“不要再犯罪,找份合适工作,努力去干。把属于钱拿些给阿祥,这样他和他叔叔就可以回乡下务农。”电影结尾是阿祥和何大叔——昔日老师,愉快地前往农村开始他们新生活。
抛开政治因素不谈,10岁小振藩在片中表演形象生动,情感动人。在个场景中,他幽默地模仿起他老师;在另场景中,他还虚张声势地挺起肩膀,用大拇指刮下自己鼻子向对手示威——这是他日后作为成年演员时标志性动作之;在影片最后场精心设计打斗中,他无所畏惧地跳到邪恶工头四眼徐背上,工头把他甩下来,狠狠地挥拳去打他,小振藩低头躲开后,像冲锋公羊样用头狠狠地撞上这个成年对手肚子,紧接着,工头巴掌打中他,把他扇到旁,年轻小振藩掀开外衣,拔出把别在裤子上刀,工头惊恐地逃跑。李振藩后来在现实生活中重现这幕,却给自己带来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