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,短篇小说《墙》发表于《新法兰西评论》,描述西班牙战争中囚犯待决临刑情景,写出存在主义者所说那种“恐惧”心理。作品受到纪德瞩目,认为“是篇杰作,很久没有读到这样使人高兴作品……当可寄大希望于作者”。
暑假去希腊。10月,到巴黎著名巴斯德中学任教。
1938年
4月,长篇小说《恶心》出版,获普遍好评。
尼赞出版小说《特洛亚木马》(ChevaldeTroie),其中人物朗治颇具萨特面目。
2月,为探索人感觉,注射麦司卡林,感到抑郁疲惫,时常伴有种种幻觉,害怕自己要得狂病。这种现象持续有半年之久。
1936年
出版第本著作《想象》(L′imagination)。
想“重新创建人与人之间关系”,萨特和德·波伏瓦请奥尔嘉·柯莎凯维契跟他们共同生活,不久“三重奏”失谐,德·波伏瓦据这段经历写成《女宾》这本小说。
《马尔特·劳里兹·布里格随笔》、多斯·帕索斯《北纬四十二度》,印象至深。对精神分析学发生兴味,但比之弗洛伊德,更趋向于阿德勒,“因为阿德勒不把性问题看得那重要”。
1933年
年初,读海明威。
9月,作为官费留学生赴柏林法兰西学院进修哲学,为期年,受业于德国现象学著名教授胡塞尔门下,研究克尔凯郭尔、海德格尔、胡塞尔、黑格尔著作。“胡塞尔,是康德之后,最有力德国哲学。”
1934年
当时,法国反法西斯统战组织人民阵线组成,萨特自称是“教授共和国里自由派知识分子”,没有参加投票。但对人民阵线5月份在议会选举中获胜,甚感兴奋。
7月,西班牙内战爆发。“这事件,在们生活里,有两年半时间直占着突出地位。”
暑假游意大利。
10月,萨特和德·波伏瓦分别担任新教职;萨特去法国东北部拉昂,德·波伏瓦到巴黎莫里哀中学。
1937年
读福克纳、卡夫卡。
作研究生期间,完成《胡塞尔现象学个基本思想:意向性》(发表于《新法兰西评论》1939年第期)和《论自超越性》(LaTranscendancedel′Ego)(载1936年《哲学研究》)。
暑假,与德·波伏瓦游德国、奥地利、捷克。
10月,留学归来,继续执教于勒阿弗尔中学,结识德·波伏瓦学生奥尔嘉·柯莎凯维契(OlgaKosakiewicz)。
1935年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