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尤其是十九世纪前后东亚地区。”
闻哲短暂沉默让屠休迅速笃定
自己
猜测。
仿佛有种不合时宜
默契,由对方无声地宣告“课程”与“交谈”都结束
。
屠休慌忙按下心底忐忑,却花
好几分钟去绞尽脑汁,才翻找出话语。
“你为什不去那里?是应该用‘去’这个词吗?”他说,“还是共感?”
闻哲从对方脸上移开视线,重新落到海上,用介于疏离与懒惫间上扬单音示意对方继续说。
“就是那个东方哲学思想集中出现,百家争鸣
春秋时期?”屠休问。
迎着冉冉升起朝阳,他们又回到
爱琴海岸
礁石上。
屠休耳边浪涛不断,脑海中却尽是对方声音,不断回响着同
句话。
——不可撼动。
屠休听过无以计数称赞。出于礼貌,出于别有所图。极其偶尔
时候,也会有人发自内心,却从来没有如闻哲那般,无需华丽
辞藻,便能让他感到如此动听。
若非对方心底如此坚信,肯定不可能如此。因为就连屠休自己都无法如此。对方竟然可以。而且还而再再而三。他则如同遭遇
“此刻”,瞄准
是他早已遗忘
期待,从背后递出
最动人
“攻击”。既不可思议,亦无与伦比,甚至无需本能
参与,单凭感官与精神
共鸣,竟然将庞大
喜悦洞穿
他
胸口。
“你为什会想问这个?”闻哲
声音出现
些微不明显
起伏。
“你用希腊三贤例举西方哲学,之前也去过庄子弥留
时空节点,”屠休试探性地问,“那你所喜欢
东方哲学应该就是指老庄?”
“不,”闻哲否定,“老庄并称不意味着老子和庄子相似,而是……”
“还有近现代时空节点。”屠休打断。
“……”
他迅速垂下头,弯起唇角,竭尽所能地忍耐,就为
不让自己流露过多
喜悦,可他依旧不自觉颤抖起来。
发现对方因为笑而双肩发颤瞬间,闻哲终于意识到自己方才说
什
。但他没有做任何辩解或掩饰,仿佛
切都是理所当然般
恢复
平静
面孔。可他
行为却与表情相反,选择再度与屠休拉开距离,背身于霞红中灿烂如血
爱琴海,前往另
块礁石。
等他找到处相对平坦
礁石边缘坐下,屠休也如梦初醒般抬头,赶在闻哲恢复成原本那般专注于盯着那片蔚蓝
模样前飞快蹿到对方身后。
他谨慎地驻足于仅距对方臂
距离,在对方身旁蹲下,唤对方
名字。
闻哲应同时侧头回视,屠休与对方四目相接
刹那脑海中编排好
话语却消失无踪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