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诚,再怎坚持也不为过,而做到这点,是从选择个小事坚持下来作为起始。
由此写下去。
写完两道题,早上时间已经过去,到这时候,正好是考院里给考生们发第餐时间。
宁颂抬起头。
考院中监试们临时给
因此,在正式开考之后,宁颂在草稿纸上写道:“夫子之至道,曰忠与恕。中心为忠,如心为恕,以及及物,仁也;推己及物,恕也……”
洋洋洒洒三百字,意犹未尽。
若不是考试规定只能答三百字,宁颂恐怕能够答更多。
答完第题,宁颂紧接着看第二题。
“博厚,所以载物也。”
朝廷发布乡试试题程式,乡试第场,考《四书》义三篇,五言八韵诗道。
《四书》出题范围亦有规程,第道题出自《论语》,第二道题《中庸》,最后道题出自《孟子》。
正如四书题不容易玩出什花样样,题目本身也颇为保守,第题为“夫子之道至已矣”。
虽然出题对于原本文章内容有所截断,但对于对论语倒背如流人来说,都明白这道题是出自《里仁》篇。
“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”
毫无疑问,这是道出自于《中庸》题目,考题给句,整句除考题那句之外,还有“高明,所以覆物也;悠久,所以成物也”。
这几句看似在说博厚、高明、悠久,但实际上原文是讲“诚”。
所谓“诚者,自诚也”。
后世中,朱熹认为《中庸》“忧深言切,虑远说详”,即认为《中庸》是在反复叮咛教人做事道理。
《中庸》中,也将“诚”这品质反复讨论,宁颂想想,也从“真诚”作为切入点:诚者,择善而固执者也。
孔子与曾子谈话中,孔子提及自己学问中有两个字贯穿其中,孔子不明说,但曾子明白,在同门询问时,道出答案:忠与恕。
由于忠与恕原本就是孔子核心思想,在论语中出现过许多次,答起来反倒是不好答。
宁颂想想,才定论。
所谓“忠”,孔子在《雍也》篇中论述道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。
所谓“恕”,《卫灵公》篇也有答案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可能部分章节内容会丢失。